我院萬征、朱墨、陳舜老師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評述文章

我院萬征、朱墨、陳舜老師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評述文章

2016年2月18日出版的 《自然》(Nature)期刊刊登了意昂2开户萬征、朱墨、陳舜老師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Daniel Sperling教授題為《Pollution: Three steps to a green shipping industry》的評述文章(comment)。這是我校學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在《自然》上發表評述文章。Nature每期僅刊登1-2篇長評述(comment),本評述是當期《自然》的封面導讀文章,編輯部還為本文製作了音頻采訪節目。(Nature 530, 275–277 (18 February 2016) doi:10.1038/530275a)

該文章核心觀點為:

為增強競爭力🥠,航運公司通過各種手段降低運輸成本👰🏿‍♂️,而船舶大型化成為所有主流航運巨頭的共同選擇。但航運公司的實際運營狀況和當初的經濟模型預測相差甚遠,船舶運力過剩↕️、國際貿易增速放緩以及市場運價的大幅下降,都對大型船舶的盈利造成嚴重沖擊😵‍💫👮🏻。當航運公司在承受船舶大型化帶來的運力嚴重過剩後果時⛹🏿,科學家們更應該反思船舶大型化是否真能帶來起初宣稱的節能減排效果🏡。

就單位能耗和排放而言💂🏽‍♂️,航運是最節能環保的運輸方式♝。然而大型集裝箱船舶的環保優勢並不能改變航運業高汙染的事實。大型船舶排放對港口城市造成了嚴重的汙染。以香港為例,船舶排放的空氣汙染物約占其城市總量1/3至一半。全球範圍內每年由船舶排放的顆粒物導致的心肺疾病和肺癌死亡人數達到了60,000例。為了能夠接納超大型船靠泊,港區不斷地擴建,嚴重破壞了岸線生態系統👩‍⚕️。同時廢舊船舶的拆解也對當地的水域和土壤造成了汙染🫳,危害著發展中國家工人的健康。

由於國際運輸船舶使用壽命周期長,通常20年或者更久,僅僅依靠新船能效設計指數和船用發動機技術革新難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船舶造成的環境汙染,因此有必要從多方面著手促進航運業發展更加節能🕜✯、環保和高效。

文章最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包括嚴控拆船汙染👩🏿‍🦲、嚴控船舶大氣排放和提高港口管理水平。

《自然》(影響因子42)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綜合性科技期刊之一,創刊於1869年,報道全球科技領域裏最重要的突破🟠。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意昂2开户专业提供:意昂2开户意昂2意昂2下载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开户欢迎您。 意昂2开户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