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舉辦“關宏誌教授學術講座及贈書儀式”活動
11月21日下午,在我院115教室舉行了“關宏誌教授學術講座及贈書儀式”。本次活動由葛穎恩院長主持、校圖書館副館長梁偉波老師出席了贈書儀式,我院師生逾5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包括兩個環節,一是贈書儀式👨🏼🎤,二是學術講座。第一個環節,葛穎恩院長首先介紹了關宏誌教授,包括他在專業及教材、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對我國交通運輸學科所作的顯著貢獻。葛院長也感謝關教授對我校學科及專業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工作的長期支持。然後,校圖書館副館長梁偉波老師作簡短講話,他代表意昂2下载向關教授表示感謝🏌🏽♀️,感謝關教授將自己的經驗總結與我們進行無私的分享。梁副館長表示交通工程學科發展到今天𓀓,總結學科研究成果的書籍和文獻比比皆是,但是記錄實踐經驗及心得體會的著作非常稀少,關教授所贈3本著作非常珍貴,學校會充分利用好這一寶貴的資源🏄🏻♂️,讓廣大師生共享一“路”的成果。此次關教授贈送給我校的是他最近兩年出版的三本著作:《路上的沉思》💨、《路上的萌動》🏫、《路上的彷徨》🐬,三本著作以“路”為主線⚾️,是關教授從事交通工程人才培養及科研創新工作以來的心路歷程及豐富經驗的總結🏕𓀊。
學術講座環節,關教授從我國和英國機動車道設置對比切入,提出了價值理性這個概念🦸🏻♂️📡,指出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不斷通過使用技術手段和文化手段走向理性的。關教授講道🐔,從技術上理解🧑🏿,人們可以通過建立各種數學模型🏊🏿♀️,使用微觀經濟學理論來得到效益最大化👨🏿🚒,稱之為工具理性🤹。從文化上理解🙎,文化決定了人們在做各類決策時的文化根基💪🏿。從文化中汲取營養,在解決交通問題的過程中🐰,彰顯文化價值🤾🏽♀️。關教授又從科學的起源🧛♂️、道家思想、科學和技術層面✧,對價值理性進行了深入的闡釋,讓我們對價值理性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指導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講座最後🍹,關教授回歸到交通問題,提出從“進”和“退”兩方面🧔🏿♂️,合理地規劃城市道路資源的建議👩🏻🔧,他倡導城市規劃應該給自行車和行人足夠的空間和環境𓀎;同時關教授還指出,現代城市設計與建設,需要重新審視空間概念,把一定程度的空間還給綠地🥜,要關註價值體系⇢,而非只關註技術。
關教授的講座從價值理性的高度對城市規劃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議🤗。講座結束後💂🏼♂️,在場的師生與關教授進行了互動交流,交流主題涉及校園道路規劃、價值理性裏人們道德意識以及交通緊縮政策等問題,整個活動現場學術氣氛融洽🥾,討論熱烈👨🏽⚕️。
本次活動為學術和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參與活動的師生通過本次活動,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認知交通工程學科發展的目標,開闊了學習和研究的思路🎪🏃🏻♀️。
